返回

佳偶天城与无尽冥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7章 幸遇人面鱼回流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成问道。

    “我就不去了,我得等你奶奶,虽然不肯定你奶奶一定来这里,但她真来我不在她就成孤魂野鬼了。”

    “奶奶心地善良,每天都念佛肯定不会来到这里的。爷爷不走那我也不走,就在这里陪爷爷。”从乐成扑到爷爷怀里。

    “我的好孙子呀!让你受苦了!”从忠良老泪纵横声音哽咽:“饿不饿,渴不渴,这一路跑来受了不少罪吧。”

    “饿到不饿,就是有点渴。”从乐成此刻才觉得嗓子眼又快冒火了。

    “你等等。”说完转身到外堂屋,从门后的水缸里取出一瓢水端了进来,道:”咱家条件苦没有热水,你先将就将就,慢点喝别呛着。”

    从乐成喝了两口总觉得水里有股苦味,问道:“爷爷,这水怎么是涩的?”

    “唉……凡是入鬼道,味觉都会发生变化,根据罪恶来定味觉变化的长短,我刚到这里时吃什么都是腥的,直到现在才越来越淡慢慢在恢复,但直到今天还没完全正常。”

    “不对呀,我刚到时喝过水,没感到苦涩味。”从乐成不解道。

    “估计是你才到,味觉还未完全发生变化。”从忠良其实也讲不清里面的真正门道。

    “爷爷曾经是厨师味觉都变了,在这里怎么生活?”从乐成大概明白为什么爷爷家如此破败。

    “唉……味觉乱了还怎么当厨师,现在就是每天到河边钓些鱼去贩卖度日罢了。”从忠良满是无奈。

    从乐成搂着爷爷的脖子,道:“爷爷真是不容易,以后有我在一定能让您的日子越过越好。”

    在他的印象里爷爷是个乐天派,从小最幸福的就是吃爷爷做的饭,其实他不太明白像爷爷这样与人无争,专心厨艺,待人宽和的人,怎么会到了鬼道。爷爷去逝时他才九岁,父亲说是因为车祸,但他总觉得以爷爷的为人即便是车祸也不该到这里,他不好意思直接问,知道日子还长,慢慢的爷爷肯定会告诉自己。

    “真不饿吗?我这里还有尾鱼,每到年三十都会多留一尾,怕你奶奶来没得吃。”从忠良眼中尽是宠爱和心疼。

    “爷爷做鱼一绝,好久没吃爷爷做的鱼了,您一说我还真有点饿了。”从乐成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。

    “好,大孙子要吃爷爷这就去做。”说完小跑到外堂屋开始烧火准备鱼,从乐成站在旁边看着火光照映下的爷爷,发现爷爷竟然没什么变化,跟走时的样子几乎一般无二。

    “爷爷,你一点都没变老呀。”从乐成说道。

    “这里的苦日子长,人老的也慢,你要知道鬼道能活五百岁,所以老起来也慢,且让你受罪呢。”从忠良话中是对苦熬时光的无奈。

    “五百岁?!能活这么久呀!”从乐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
    “活得长有什么好的,让你多活就是让你多受罪。”从忠良语气中尽是悲凉。

    “有我陪着爷爷就没那么苦了。”从乐成蹲到爷爷身边帮忙烧火。

    从忠良抬起粗糙的大手在孙子头上轻轻抚摸,眼中泛起泪花。面前的孙子把这里想得太过简单,鬼道之所以给这么长的寿命,就是为了让他们受无尽的折磨。

    鬼道地位低下,任人欺凌,没有供养和技艺的鬼道只能靠天吃饭,从土里刨食。想把自己饿死都难,皮包骨让你喝着风也会苟延残喘,若忍受不了苦自尽生命,非寿终而死。最好的结局便是投胎成为鬼道中结为夫妻所生的鬼胎,便要累世轮回一直在鬼道中无法超脱。更差的将会被投到畜生道,成为任人宰割的家禽,却还会保留记忆,只是不能说话。这样的痛苦比在鬼道更加残酷,最坏的结局会被直接打入地狱道,那才是真正的炼狱生活。

    从忠良按照孙子最喜欢的口味做了一条鱼,虽然简单但保留了鱼的鲜美。从乐成吃了一口,却觉得苦涩。他知道这是无可奈何,只能慢慢适应。从乐成也夹了些鱼肉给爷爷,他猜出爷爷平时虽然打鱼可能并不舍得吃。从忠良推脱说自己刚吃得太饱,在孙子的强迫下还是吃了一些。爷孙两人就这样一起过了一个年。

    晚上,从乐成睡在爷爷身边但睡得并不安稳,似乎被噩梦缠身,嘴里喃喃自语,却听不出在说什么。夜里下起了雪,老人担心冻坏孙子,悄悄下了炕又添了几把柴。

    第二天,从乐成还是发起了高烧,浑身滚烫,嘴里满是胡言乱语。这可急坏了从忠良,手里根本没有钱去请大夫。他知道从乐成的阴阳通宝里肯定有钱,但必须孙子本人去汇奉银庄才能取出。现在这样子别说去镇子上取钱,就连走出家门都不可能。从忠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从外面拿来雪帮孙成擦身降温,效果却并不明显。无奈之下,给孙子盖好衣被,拎着鱼竿出了家门。

    大年初一的清晨,村里家家紧闭门户,雪地上一个脚印都没有。老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村边的河畔。这里的河水四季不被冰封,才让从忠良在冬日也能勉强生活。

    从忠良早就听说这河里有一种鱼可以治病,此刻只能抱着有病乱投医的心态来碰碰运气。他心里却一点底都没有,长

第37章 幸遇人面鱼回流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